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章 贾代儒虽说年高,却是无德无能的教育工作者

《红楼梦》第八回讲到秦钟到贾府义学念书时,提及塾中司塾贾代儒"乃当今之老儒"。第九回又进一步介绍义学"系始祖所立",塾掌是族里"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担任,"专训授课子弟"。

可见,贾代儒不仅是贾府义学的校长,还担任授课老师,全权执掌族中这所私塾,教育"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成长成才。

不过,作为教育工作者,贾代儒真的"年高有德"?他是称职的校长,还是合格的老师?这就需要逐一评定了。

贾代儒"年高"确实如此。

因他与老封君贾母同辈,都属宁荣二府京城八房之内,称得上贾府真正的"太爷"。

但考上秀才的贾代儒倒底不是"嫡派",家境又不怎么好,还早年丧父,中年丧子,便在落魄中活成了迂腐不堪的老儒。

他不仅谈不上"有德",就是当教育工作者也是无能之极,算不上合格,说他一生悲哀亦不为过。

从书中明确提到他收受学生秦钟二十四两"贽见礼"、收受薛蟠、金荣等不肖子弟送的束修财物、大骂跛足道人的风月宝鉴"遗害于世"等等情形来看,贾代儒显然"德不配位"。

还有,自从他被族人推为义学校长兼任课老师以来,就没见他培养出一个成才的贾氏子弟。

可见无德的贾代儒管理私塾的能力、当老师的水平,都一塌糊涂,简直糟糕透顶。

我们不妨一一分析,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就从贾代儒没严格执行义学生源的规定谈起。事实上,贾代儒并没意识到义学获取优质生源这一基石的至关重要性。

说贾兰因特殊情况来义学,情有可原,毕竟贾兰既是贾府小主身份,学习成绩也不错。可像薛蟠、金荣这些沾亲带故的纨绔子弟,只因送了他一点钱财,也"假来上学",不过是"三天打鱼,两天哂网"只图鬼混结交些"契弟"罢了。

如此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义学生源,怎能不出现"众顽童大闹学堂"的哆哆怪事?义学被弄得一派乌烟瘴气也就不奇怪了。

可见,教育工作者"德"是首位,既要廉洁自律,坚守生源底线,又要廉洁从教,用心用情考虑教育的未来。若自身不廉,还无德,连起码的教学方向都不在乎后,培育良好的教学环境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贾代儒对义学的管理。

这就更让人悲哀了。贾代儒无论是当校长,还是当老师都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