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红楼梦》是怎样体现端午节的?

誉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岁时节令、饮食服饰、花草医药、诗词韵文等等无所不包。单就岁时节令而言,春夏秋冬,节气习俗均或明或隐、或详或略地呈现,已是精彩纷呈,蕴含极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色彩。

作为四大重要传统节日的端午节,《红楼梦》自然不会落下。所不同的是,《红楼梦》中的端午节,跨度很大,散布于24回至63回之间,既有端午习俗的延展,又有借端午说事的特写,以此透示《红楼梦》这部世情小说的创作主旨。

可以说,端午节是《红楼梦》主打的核心节日。弄明白了曹公散布其间的端午情怀,也就明白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世情小说何以有旨在"为闺阁女子立传"那样的定位结语。

一、24回首次提及端午节

《红楼梦》是通过贾府旁支的重要配角人物贾芸引出端午节这一核心传统节日的。

只因这位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家境不怎么样,见族下的贾芹谋到了管理家庙的活,便想着也去贾府找个差事干干以维持生计。

贾芸求开香料店的舅舅卜世仁帮助,却不料受到奚落,幸得邻居倪二拿出十多两银子仗义支持,方购买了一些冰片、麝香等香料,才得已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孝敬荣国府的当家奶奶王熙凤。王熙凤正准备购置这些香料制作端午节礼待用,见贾芸合心意地送来,便高兴地收下。不久,就给了贾芸负责监种大观园的花草树木这一差事。

贾芸好不容易通过端午节送礼谋求活干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由此引出《红楼梦》中的端午节,还昭示了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习俗"佩香囊",不过,更折射出令人叹息的人物形象及人情冷暖和谆谆告诫。

贾芸在生计艰难陷入困境时,没有得到亲舅舅的支持,反倒是邻居书中称之为"泼皮"倪二的热心帮助。可见:人穷了,亲人也未必靠得住,这样的世态炎凉的确是一个"势利"了得。

更讽刺的是,王熙凤公然利用代管的权利,坦然收受本家侄儿的贿赂才给他差事干的交换行径,不仅突出她敛财贪婪的本性,也为贾府的败落埋下了伏笔。

这,其实也是《红楼梦》给出的警示:掌权者务必要干净过节,做到廉洁自律,一旦伸手敛财,必然会为自己的贪婪埋单、付出惨痛的代价。

王熙凤的悲剧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二、28回元春"颁赏"端午节礼

贾府的大小姐贾元春升任贤德妃后,蒙圣恩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